观点采撷

     

摘要

儿童哲学课程:哲学本能与童年殖民的博弈陈乐乐在《全球教育展望》2020年第12期中撰文指出:我们需要重构儿童哲学,这种重构需要从对“儿童是什么”的发问方式转向对“儿童是谁”的追问。成人在教授给儿童有关哲学知识和批判方式之前,更需要首先保护和尊重儿童天然的哲学好奇,尊重儿童文化。在儿童哲学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回到儿童哲学教育的哲学基础上来,重新反思何谓儿童、何谓哲学和何谓教育等问题。儿童哲学课应围绕儿童的哲学来展开,进而使儿童的哲学按其本性在儿童发展的内在时间里充分地显现和展开。成人的哲学观、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观。儿童的哲学应成为儿童哲学教育的根基,儿童哲学教育还必须以童年哲学研究为根基。因为童心乃是哲学之根,哲学不应悬空于儿童之上,哲学不应僭越童年、童心,儿童哲学课不是成人居高临下地传授“哲学”。承认儿童是哲学家,是儿童哲学课的理论前提。儿童哲学课应展现儿童的哲学,而不是在儿童的哲学之外另搞一套所谓的儿童哲学。从历史、哲学史与儿童哲学发展史来看,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自然的进程,是历史的结果,儿童哲学界在许多观点上已达成共识: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具有哲学思考的本能等。儿童/童年研究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儿童不是无知者。儿童拥有的知识比成年人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对于成年人来说,童年的纯真特别重要。哲学和思维,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原始的精神、一种历史的传统、一种文明、一种文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