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校外教育》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解剖学教学分析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解剖学教学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生在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解剖学教育后自我评价,探讨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解剖学教育在医学生学习中的意义,以便根据医学专业特点调整和指导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解剖学教学改革。方法:对89例2015级医学生在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解剖学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解剖学教育后,是否有利于思辨力和创新力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解剖学兴趣的提升、自信度和成就感的提升、竞争意识的培养、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否喜欢过程性评价、将英语作为媒介进行教学模式、"以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趣味互动教学模式。结论:研究中,学校医学生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解剖学感兴趣,学生认为有利于思辨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学习解剖学兴趣的提升、合作意识的培养,喜欢过程性评价、"以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和趣味互动教学模式,学习程解剖学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医学院校和教师应重视教学,因地制宜,不断进行改革,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解剖学ISEC教学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