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瑟瑟”

             

摘要

历代诗话中有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有些因各有道理伹各家理由均欠充分而莫衷一是,如杜诗中“乌鬼”究属何物之类;有些经过调查研究、扩大见闻并逐渐由后来的读者群众所公认,也就由其说不一而日臻统一,如菊花是否落英,姑苏城外夜半是否有钟声等。白居易名篇《琵琶行》开头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瑟瑟”一句的解释亦属后者一例。 近人的唐诗选注本中,对这首诗中的“瑟瑟”一词大都注为“风声”,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而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元白诗选》却注为:“瑟瑟,旧注风声,应作碧色解,白诗‘半江瑟瑟半江红’同此。”固不敢苟同这种解释而又翻了几本书,发现编注者的这种理解是其来有自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