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感染Hp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其中Hp阳性组100例,Hp阴性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Hp阳性组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所有患者皆采取常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其中观察组实施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并且在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年时进行随访,同时记录各组上消化道出血和贫血情况,检测患者的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在Hp阳性、Hp阴性指标上,观察组(4%、96%)显著优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79,χ2=92.308,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2,P>0.05);在治疗后的1年随访中,Hp阳性观察组发生1例(2%)上消化道出血,Hp阳性对照组发生7例(14%)上消化道出血,Hp阴性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且三组患者在该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48,P<0.05);在黑便、呕血及粪便隐血阳性等临床表现指标上,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贫血、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指标上,三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血红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肌酐指标上,Hp阳性观察组均显著高于Hp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则可以降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