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儿科杂志》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用药规律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各大数据库,以性早熟、特发性性早熟、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等为主题词,检索时间设置为197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25日,将相关文献数据转化为有效数据表,对文献中涉及的纳入人数、辨证分型、药物频数、药物分类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图分析。结果在纳入文献中,共涉及93味中药,累计频数为614次,其中有24味药物的使用频数≥8次,可将其视作高频药物,位居前4名的依次为黄柏、知母、牡丹皮、茯苓和生地黄。出现频数最少者为丝瓜络、太子参、菟丝子等,仅出现1次。对24味高频使用药物分类,涉及的分类条目有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补血药、利水消肿药、补阴药、补气药等,共12类。其中位居前3名的依次为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系统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5类,涉及方剂六味地黄丸、柴胡疏肝散、大补阴丸等。关联规则分析涉及的药组有10对,位居前2名的依次为龟甲-知母,知母-黄柏。中药复杂网络图显示核心处方包含的前10名依次为黄柏、知母、牡丹皮、生地黄、白芍、柴胡、龟甲、茯苓、泽泻和山萸肉。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ICPP的病机以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湿内生为主,治以滋阴降火、疏肝泻火、燥湿化痰,涉及处方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柴胡疏肝散、经验方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