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的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医治法及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文献研究的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医治法及用药规律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中医治法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IETM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0年-2021年。提取中医治法和用药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医治法、用药频次及频率、主药剂量的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其中中药口服91篇、中药灌肠69篇。在口服中药方剂中,中医治法频次在前5位的依次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健脾、通腑泻下、利湿退黄;在灌肠中药方剂中,中医治法频次在前5位的依次是活血化瘀、通腑泻下、清热解毒、益气健脾、利湿退黄。口服中药方剂共91首,涉及中药148味,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丹参、赤芍、茵陈、白术、茯苓、栀子、黄芪、郁金、枳实;灌肠中药方剂共69首,涉及中药77味,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赤芍、枳实、厚朴、茯苓、乌梅、薏苡仁、蒲公英、黄芩、丹参。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口服中药方剂10组药对聚类组合、4组3味药聚类组合、2组多味药聚类组合。灌肠中药方剂得到7组药对聚类组合、3组3味药聚类组合、2组多味药聚类组合。口服中药方剂主药大黄、丹参、赤芍常用剂量依次为1~10 g、11~20 g、11~20 g;灌肠中药方剂主药大黄、赤芍、枳实常用剂量依次为11~20 g、21~30 g、11~20 g。结论:治疗肝衰竭IETM的口服和灌肠中药方剂均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腑泻下、益气健脾为主要治法,口服中药侧重于益气健脾,灌肠中药侧重于通腑泻下;常重用赤芍、大黄以加强凉血化瘀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