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外文化与文论》 >快感恐惧与审美自负:西方审美批判传统及其中国影响

快感恐惧与审美自负:西方审美批判传统及其中国影响

         

摘要

面对审美快感问题,西方美学经历了从快感恐惧到审美自负的发展历程。早期美学家崇善抑美,对审美快感心怀恐惧。康德美学协调了美善关系,奠定了审美自律的基础,席勒在康德美学的基础上,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功利",同时又发展出一种审美政治学,形成了美学对道德政治领域的僭越。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启发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批判理论。而中国20世纪的美学,从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开始,在主张摆脱本土审美功利主义的同时接受了"康德-席勒"传统的影响,在当代"美学热"之后,形成了快感恐惧与审美自负并存的批判性美学话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