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医学》 >个体化治疗女性盆底脏器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估

个体化治疗女性盆底脏器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估

         

摘要

目的 评价传统手术与腹腔镜下骶骨前固定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个体化治疗女性盆底脏器功能性障碍性疾病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均为Ⅲ~Ⅳ度子宫和(或)阴道前后壁脱垂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A组(传统手术组)和B组(腹腔镜下骶骨前固定术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妇科检查,客观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术后通过电话、门诊随访等方式,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了解患者术后有无出现相关并发症.结果 ①围手术期参数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残余尿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B组优于A组.②解剖学疗效比较:根据POP-Q评分法测定,两组患者术后各点位置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TVL长度显著缩短(P<0.05).③术后客观治愈率与主观满意度比较:B组患者的客观治愈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PFDI-20、PFIQ-7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PFIQ-7和PFDI-20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PFIQ-7和PFDI-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随访时B组患者的PFIQ-7和PFDI-20评分显著优于A组(P<0.05).⑤围手术期及长期并发症比较:B组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下骶骨前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女性盆底脏器功能性障碍性疾病.两组患者主观均对手术结果满意,应根据患者的意愿、脱垂的程度、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