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医学》 >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

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术前行肺动脉CTA检查诊断明确后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大小,栓塞程度及范围,应用5F猪尾巴导管捣碎血栓或(和)置COOK球囊于血栓部位行球囊扩张术,利用球囊张力使栓子粉碎、脱落,解除肺动脉的阻塞与狭窄.扩张术后.保留溶栓导管,注入尿激酶(3~5万IU/h)维持行药物溶栓,并间断皮下肌注低分子肝素(4100 IU q8h).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并监测血氧饱和度(Sa02)、动脉血氧分压(Pa02)、肺动脉压力(MPAP)等.24小时、48小时后复造影,观察肺血栓清除及肺动脉通畅情况.并于拔出溶栓导管后复查肺动脉CTA.11例患者明确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碎栓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本组均成功行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并于血栓处放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17例患者介入术后即刻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Sa02)及氧分压(Pa02)明显上升.肺动脉压力(MPAP)明显下降,复造影示:15例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或完全清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肺动脉分支仍存在部分血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介入术后随访1一18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 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起效快,疗效确切、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简单易行,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 来源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5期|643-646|共4页
  • 作者单位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

    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肺栓塞; 介入治疗; 溶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