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

         

摘要

语文因其自身学科特点成为传统文化和学生自身道德素质提升的纽带,这是我们都愿意看到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驱动力并不是其中的人文魅力和道德精神,而是落实到卷面上名句默写和课堂老师提问的机械背诵,至于这篇文章中的文化闪光点和语言文字美却成了附属和累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升学率的影响,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反而会产生厌学情绪,在他们眼中只有艰涩的背诵和似懂非懂的各种意境手法,这一问题的出现,就不得不提到教师素质的问题,同样一首古诗词,有的老师讲的声情并茂,引经据典,在他的讲解下,学生懂得家国情怀,明白仁孝为本,学生听得意犹未尽,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不知所以然的机械记录,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自然会产生不同教学效果,所以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内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