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方法 选择2013至2018年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按照不同的通气策略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常频呼吸机和高频震荡呼吸机,B组联合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机和常频呼吸机,同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又将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各组患儿术前的通气时间 、手术死亡率 、术后并发症(包括脱机困难 、复张性水肿 、气胸和肺部感染)及预后情况.结果 A、B两组轻症患儿的术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重症患儿的术前通气时间显著低于A组(t=3.112,P<0.05).B组轻症患儿的复张性水肿和气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值分别为0.035、0.023),肺部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P=0.023);B组重症患儿的死亡率 、复张性水肿和气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值分别为0.007、0.003、0.001),脱机困难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值分别为0.000、0.004).A、B两组轻症患儿手术后1年的肺功能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重症患儿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IEF/TE)均显著低于A组(P值分别为0.009、0.008、0.043),B组重症患儿的分钟通气量(MV)、达峰容积比(VPEF/VE)均显著高于A组(P值分别为0.003、0.047).结论 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机进行肺保护性通气相比高频震荡呼吸机能够提高重症新生先天性膈疝患儿的生存机会,并且有利于肺部功能的恢复,但是仍然存在脱机困扰和肺部感染率高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