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华外科杂志 >纳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治疗下肢缺血促进血管再生成中的作用

纳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治疗下肢缺血促进血管再生成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利用家兔后肢缺血模型,观察纳米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包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经局部肌肉注射后,外源基因在局部缺血组织中的转染及强度,以及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状况. 方法制备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制备包载VEGF165基因的纳米粒子,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曲线.建立家兔后肢缺血模型24只,其中4只为对照组,只行股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切断术;2只为空白纳米粒子组,局部缺血肌肉注射空白纳米粒子;10只应用裸质粒VEGF165转染,8只采用纳米技术包载VEGF165转染.直接缺血部位肌肉内多点注射,进行局部定位基因转染.术后14 d行血管造影,了解缺血部位侧枝形成情况.处死兔子,取股二头肌,内收大肌,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165的表达,测定毛细血管密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了解VEGF165在骨骼肌中的表达,并对不同的转染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转基因治疗14 d后,转染VEGF基因组血管造影可见明显新生血管和侧枝循环形成,免疫组化染色可见VEGF165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缺血肌肉血管数增多,纳米VEGF165治疗组与裸质粒VEGF165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米VEGF165治疗组与裸质粒VEGF165治疗组之间毛细血管密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半定量RT-PCR显示基因治疗组肌肉组织内VEGF165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粒子可用于特异性基因-重组VEGF165质粒的携带、转染和表达,可促进缺血部位侧枝循环形成.其作用效果优于裸质粒.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 作者单位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第七研究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第七研究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四肢外科学;
  • 关键词

    下肢缺血; 纳米粒子; 内皮,血管; 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