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庭干预后患儿及其父母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庭干预后患儿及其父母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是否能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及其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专科首次就诊的ADHD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研究组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所有患儿均取得知情同意书。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父母焦虑自评量表(sas)、父母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患儿及其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SCARED评分为(13.28±0.43)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为(9.31±0.32)分,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对照组治疗后12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4周DSRSC评分为(9.42±0.26)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对照组治疗后12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儿父母SAS评分治疗后4周为(48.16±6.3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为(41.96±5.85)分,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及对照组治疗后12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儿父母SDS评分治疗后4周为(50.68±6.43)分,与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为(40.37±2.42)分,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及对照组治疗后12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用药物结合家庭干预能有效缓解患儿及其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