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 >2004至2017年北京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甲型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2004至2017年北京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甲型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摘要

目的分析2004—2017年连续13个监测年度北京地区儿童中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方法重复横断面研究, 2004年9月至2017年8月每周采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患儿的咽拭子标本, 采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细胞)行流感病毒分离, 并用特异性血清对分离到的流感病毒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型别。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对13个监测年度中不同型别的甲型流感的流行特征及不同年龄组患儿感染特征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乙型流感进行比较。结果 2004—2017年13个监测年度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0 984份, 共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1 052株, 总阳性率为9.6%, 高于乙型流感(6.7%, 741/10 984), 包括70株季节性H1N1、302株甲型H1N1和680株H3N2阳性标本。所有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患儿年龄为(4.2±2.9)岁, 男性患儿占55.5%(584/1 052);季节性H1N1、甲型H1N1和H3N2阳性患儿年龄分别为(4.6±2.1)、(4.3±3.1)和(4.2±2.9)岁, 各亚型阳性患儿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季节性H1N1比H3N2:t=1.139, P=0.255;甲型H1N1比H3N2:t=0.631, P=0.528;季节性H1N1比甲型H1N1:t=0.720, P=0.472);而乙型流感阳性患儿平均年龄[(5.2±2.7)岁]大于甲型流感患儿(t=7.120, P=0.000);各年龄组甲型和乙型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型H1N1(除0~0.5岁年龄组)和H3N2各年龄组患儿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0.5~12.0岁各年龄组儿童感染H3N2的阳性率均高于季节性H1N1和甲型H1N1(P均&0.05)。当甲型流感阳性率高于乙型时, 其流行高峰均出现在乙型高峰之前, 反之亦然;季节性H1N1在2009年后未检出;2009年之后甲型H1N1成为季节性流行株, 阳性率高于原季节性H1N1, 呈现连续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后出现一个流行低谷的规律;H3N2每年均有一个流行峰, 多数在冬春季进入流行高峰, 在2009年甲型H1N1大流行之前出现H3N2流行峰前移, 在夏秋季出现流行高峰, 且强度较大。结论 2004—2017年连续13个监测年度中北京地区儿童中甲型流感的流行呈现不同的流行特征, 2009年后以甲型H1N1和H3N2为优势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