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苦参-蛇床子药对提取物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的抑制作用研究

苦参-蛇床子药对提取物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的抑制作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本文着重研究苦参-蛇床子药对提取物(Extract of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Cnidii Fructus Couplet medicines,ESCC)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ESCC对白念珠菌的MIC80;XTT减低法检测ESCC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倒置显微镜分别在4 h、8 h、12 h观察ESCC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酵母-菌丝二相性转换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ESCC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微孔板观察ESCC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成熟生物膜的影响;qRT-PCR检测ESCC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菌丝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ESCC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MIC80在512~1024μg/mL之间,可显著降低白念珠菌VVC临床株细胞增殖活性;ESCC可抑制白念珠菌VVC临床株酵母-菌丝二相性转换,并可影响成熟生物膜的完整性.PCR结果显示ESCC可显著降低ALS1、ASL3、HWP1等基因转录水平.结论 本实验研究表明,苦参-蛇床子1:1药对水提物可通过下调白念珠菌菌丝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从而抑制酵母-菌丝二相性转换,影响其代谢活性,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并可破坏完整生物膜的完整性,从而起到抗真菌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47-153|共7页
  • 作者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念珠菌;
  • 关键词

    苦参; 蛇床子; 药对; 白念珠菌; 菌丝; 生物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