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蛇床子

蛇床子

蛇床子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9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95篇;相关期刊311种,包括健康生活、中国民间疗法、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年会、2012中药和民族药学术会议等;蛇床子的相关文献由1843位作者贡献,包括石志琦、范永坚、陈浩等。

蛇床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8 占比:68.80%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1.70%

专利文献>

论文:295 占比:29.50%

总计:1000篇

蛇床子—发文趋势图

蛇床子

-研究学者

  • 石志琦
  • 范永坚
  • 陈浩
  • 冯玛莉
  • 王英姿
  • 刘保友
  • 向仁德
  • 秦路平
  • 贾力莉
  • 武玉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晋良; 冯玛莉
    •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蛇床子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获取蛇床子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其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基因;在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失眠相关靶点;由Cytoscape 3.7.2构建催眠活性成分-失眠-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基于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蛇床子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结果:共从蛇床子中筛选出香叶木素、蛇床子素、欧前胡素等活性化合物共19个,预测得到有效靶点55个,筛选失眠相关靶点962个,做出药物失眠症靶点交集靶点27个。其中PTGS1、PIK3CG、GABRA1、CHRM1、CHRM3、ESR1等可能为蛇床子改善失眠的关键作用靶点。生物功能与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蛇床子主要活性成分涉及到化学突触传递、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膜电位调节、神经递质运输、单胺运输、离子输运调节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神经受体交互通路(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胆碱能突触(cholinergic synapse)、CGMP-PKG信号通路(CGMP-PKG signaling pathway)、吗啡成瘾(morphine addiction)、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多巴胺能神经突触信号(dopaminergic synapse)等信号通路来进行睡眠调节。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蛇床子改善睡眠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蛇床子调节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张根荣; 徐长丽; 金俊杰; 石芸; 高珣; 秦昆明
    • 摘要: 目的:采用GC-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对蛇床子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筛选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蛇床子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中的主要成分;利用TCMSP网络药理学平台对蛇床子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筛选;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模型;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将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之前的预测。结果:采用GC-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最终从蛇床子挥发油中分离鉴定14个主要成分;通过构建Venny图得到成分-疾病交集的20个关键靶点,这些靶点共同作用9条关键通路,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进行验证后显示与预测结果相符合。结论:利用GC-MS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蛇床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罗勒烯、β-红没药烯等潜在活性成分与PTGS2、CASP3、ABCB1、CYP1A1等关键靶点,关键靶点通过调控雌激素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通路发挥药效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蛇床子挥发油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止痒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主要成分β-红没药烯、α-胡椒烯与ABCB1、CYP1A1等关键靶点之间结合力较强,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可为蛇床子挥发油今后的开发利用与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 关灵; 郑锐年; 劳乔聪
    • 摘要: 目的拟探讨K-ras基因和不同分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相关性及蛇床子对其调控作用。方法应用TCGA数据库乳腺浸润癌(breast invasive cancer,BRCA)项目的RNAseq数据分析K-ras基因和不同分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乳腺癌4T1细胞系,分析蛇床子对HER-2/neu高表达4T-1细胞增殖、凋亡活性EMT的影响,以及K-ras基因和Ras/MAPK通路的影响。结果K-ras基因表达增高和不同TNM分期显著相关。蛇床子可抑制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4T-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抑制EMT发生,抑制K-ras基因(P<0.05),蛇床子可下调Ras/MAPK信号通路。结论K-ras基因表达增高和HER-2阳性乳腺癌不同TNM分期显著相关,蛇床子可调控K-ras基因,进而下调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进展。
    • 潘晓君; 吕渭升; 杨文惠; 罗宇琴; 梁月仪; 魏梅; 孙冬梅; 陈向东; 霍文杰; 李振雨
    • 摘要: 目的建立蛇床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及其中4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1批蛇床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共有峰。以10个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采用组间连接法对21批蛇床子药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相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蛇床子素为内参物,计算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其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批蛇床子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共标识出10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97~1.000;指认出峰4为花椒毒素,峰8为佛手柑内酯,峰9为欧前胡素,峰10为蛇床子素。21批样品被划分为3类,其中S7为一类,S14为一类,其余19批为一类。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的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含量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88%~1.07%、2.22%~2.29%、0.67%~2.93%。结论成功建立了蛇床子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4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一测多评法。
    • 林进生
    • 摘要: 目的:建立蛇床子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选择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30°C。结果:蛇床子素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4.172×10^(4)X+1.912×10^(2),在12.5~200μ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8%、1.32%、0.8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为1.53%。蛇床子蛇床子素的平均含量为5.58 mg/g。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专属性好,可应用于蛇床子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
    • 张迪; 曹远东; 钟慧; 卢兴; 黄玲; 王艳宁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测定蛇床子挥发油中莰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GC)。方法提取不同产地(广西、安徽、河北正定、浙江、河北安国)的蛇床子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后选择含量较高的共有成分作为指标物质,通过气相色谱(GC)测定蛇床子挥发油中指标物质的具体含量。结果莰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的线性范围在64.60~1314.79μg/m(l r=0.9977)、13.27~267.78μg/ml(r=0.9980)、91.99~1479.73μg/ml(r=0.9998);经验证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RSD值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4%、97.11%、93.10%。各产地蛇床子挥发油中莰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含量范围分别为:39.86~48.49 mg/g、9.06~16.34 mg/g、39.00~59.28 mg/g。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增加了能反映蛇床子临床疗效的质量控制指标,为现有国家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 柯昌虎; 潘长江; 严慧; 刘佳玲; 陈苗; 李志浩
    • 摘要: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蛇床子的关键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蛇床子的17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9个靶点和56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4个关键的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E)-2,3-bis(2-keto-7-methoxy-chromen-8-yl)acrolein、豆甾醇、蛇床子素,可通过HSP90AA1、JUN、PRKACA、KDR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通路、癌症的蛋白聚糖、粘着斑、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蛇床子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为蛇床子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覃祥云; 邸莎; 王青; 朴春丽
    • 摘要: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蛇床子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蛇床子临床使用范围为9~15 g,常用剂量为12~15 g,外用剂量为1.242~50 g,丸、散剂用量范围为0.06~0.69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温补肾阳治疗男性不育、骨质疏松等男科及慢性疾病,用量多为9~15 g,丸、散剂中用量为0.06~0.69 g;燥湿止痒治疗带下病、特应性皮炎等妇科、皮肤疾病,用量多为10~15 g,外用1.242~50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温补肾阳常配伍菟丝子、女贞子;燥湿止痒常配伍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
    • 王雪莹; 王永红; 蒋燕霞; 原欢欢; 李红亮; 彭世陆; 禹奇男
    • 摘要: 目的 探讨蚕蛾公补酒矫味的最优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蛇床子药材中蛇床子素含量与麻舌感评分值为指标,优化蛇床子药材去除麻味的矫味炮制工艺,并优选矫味剂种类及比例.结果 该研究中蛇床子去除麻味最优炮制工艺为石灰水润制30 min、炒制45 min、炒制温度100°C;最优矫味剂为甜菊素,用量为50 mg/L.结论 优选的蛇床子炮制工艺和矫味剂用量合理、重复性好,能降低蚕蛾公补酒的麻舌感,改善口感.
    • 樊青; 关建红
    • 摘要: 目的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药典记载的辛味有毒中药苍耳子、蛇床子和辛味无毒中药豨莶草、藁本、威灵仙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concentration 50%,LD50),对上述5种中药饮片的LD50进行比较,根据半数致死量分级法和多项指标分级法对5种中药的毒性进行初步界定与分级,目的是通过实验结果证实两种分级方法与药典对毒性中药的界定分级不完全相同,以促进完善毒性中药界定与分级标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注意事项。方法鉴定上述5种中药饮片,制备提取物,根据0%~100%死亡剂量确定剂距,采用8个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用Bliss法测定LD50,并对5种中药饮片的LD50的比较。结果5种生药饮片的LD50值为:苍耳子>豨莶草>威灵仙>蛇床子>藁本,LD50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两种毒性分级方法对5味中药的毒性界定分级与药典记载不完全相符,现有毒性中药界定分级方法并非药典毒性记载的标准,提示药典对毒性中药的记载与现有毒性界定分级方法存在不足,有必要深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