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凝血功能与脑钠肽动态监测对治疗及预后的评估研究价值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凝血功能与脑钠肽动态监测对治疗及预后的评估研究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与脑钠肽(BNP)对评估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行微创治疗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HICH患者,按照临床转归分为良好组(75例)和恶化组(17例),另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92例HICH患者在入院时/术前、术后6 h、24 h、3 d、5 d、7 d、9 d、12 d、15 d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及BNP水平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用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HICH患者血浆BNP、DDI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BNP、DDI在HI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脑出血良好组入院时脑出血量明显少于恶化组,且入院时及术后第3天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恶化组术后6 h、1 d、3 d、5 d、7 d的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1 d、3 d、5 d的APTT均高于良好组(P<0.05).脑出血恶化组术后6 h、3 d、5 d的P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3 d、5 d的PT均高于良好组(P<0.05).脑出血良好组FIB从术后第3天开始升高,7 d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6 h、1 d、3 d、5 d、7 d、9 d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恶化组FIB从术后第5天开始升高,7 d达高峰,峰值高于良好组;良好组术后3 d、9 d、12 d的FIB与恶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良好组术后6 h的DDI开始升高,3 d达高峰,其后下降,6 h、1 d、3 d、5 d、7 d、9 d、12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恶化组术后6 h的DDI开始升高,3 d达高峰,其后仍维持高水平;恶化组术后3 d、5 d、7 d、9 d、12 d、15 d的D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好组(P<0.05).脑出血良好组、恶化组的术后6 h的BNP开始升高,3 d达高峰,良好组BNP高峰后开始下降,恶化组仍维持高水平,两组术后6 h、1 d、3 d、5 d、7 d、9 d、12 d、15 d的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上述时间的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良好组入院时脑出血量明显少于恶化组,且入院时及术后第3天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患者BNP与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BNP诊断脑出血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3,P=0.001<0.05,95%CI(0.583,0.923);DDI诊断脑出血不良预后的AUC为0.677,P=0.023<0.05,95%CI(0.537,0.817).结论 血APTT、PT、FIB、DDI、BNP水平变化对判断HICH微创治疗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其中BNP、DDI水平升高提示着更大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