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湛治疗后超声造影表现类型及其诊断价值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湛治疗后超声造影表现类型及其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治疗后超声造影表现及超声造影在局部治疗后对肝内残留和复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RFA)、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及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4种治疗方法对114例原发性肝癌(96例)及肝转移癌(18例)患者共计119个病灶进行局部治疗,并于治疗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分型:(1)结节增强型;(2)团块增强型;(3)环状增强型;(4)不规则增强型;(5)退出型及;(6)无增强型.依据超声造影分型诊断结果对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病灶治疗后有无灭活、复发或残留进行评价以指导进一步消融治疗.结果 以无增强型作为肿瘤灭活诊断标准,以结节增强型、团块增强型、环状增强型、不规则增强型及退出型作为残留复发的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8.1%、特异性92.4%、准确性94.9%、阳性预测值91.2%及阴性预测值为98.4%.结论 6种超声造影分型表现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灶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1期|31-41|共11页
  • 作者单位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肿瘤学;
  •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