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MS-PCR法重新评估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rn与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MS-PCR法重新评估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rn与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摘要

@@ 多种心血管疾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较多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候选基因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尤其是AGT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992年Jeunemaitre等[1]应用同胞对(sib-pair)分析发现,AGT基因中微卫星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相关,随后又陆续在AGT基因编码区找到多个突变位点。其中外显子2区域核苷酸704处胸腺嘧啶(T)被胞嘧啶(C)替代,导致基因编码产物第235号氨基酸由蛋氨酸(M)变异为苏氨酸(T)——即M235T分子变异被认为与血浆中高水平的血管紧张素原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是早年发病和程度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另有报道[2,3],AGT M235T多态性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先兆子痫、肥厚型心肌病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相关。近年研究发现,对同一病变尤其是原发性家族性高血压、冠心病与AGT M235T相关性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为研究人群的种族遗传和地理环境差异,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方法的不同。分子杂交(PCR-ASO)的方法可以明确检测出基因型,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为100%。而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由于很难保证每次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及在实验条件下消化反应能否彻底进行。因此,对AGT M235T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多推荐采用PCR-ASO或PCR-RFLP以外的方法[4]。我们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简便、敏感、特异的突变基因分离PCR法(MS-PCR)评估AGT M235T多态性与苏皖地区人群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60-161|共2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遗传性疾病;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