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 >维生素D缺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及机制

维生素D缺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及机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在国内流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成人不同程度肥胖、2型糖尿病及脂肪肝者占15%或更高.NAFLD是一类脂肪性肝脏疾病的总称,与饮酒无关,其共性是甘油三酯在肝实质细胞的大量堆积.10%~20% NAFLD患者可能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后者中约20%可能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Day等于1998年提出了“二次打击学说”来解释脂肪性肝炎的形成.大量调查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在回肠帕内特细胞(Paneth cells)中大量表达,提示维生素D信号在小肠的先天性免疫及平衡肠道菌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充足的维生素D可促进帕内特细胞外分泌抗菌肽(alpha-defensins),平衡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入血,从而预防脂肪肝的形成.此外,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信号能够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抑制Thl及Thl7应答,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因此,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维生素D对NAFLD的疗效及分子机制十分必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