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AmpG在AmpC酶表达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AmpG在AmpC酶表达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

@@ AmpC 酶,是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一种β-内酰胺酶[1].近年来,由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使得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给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治疗带来了困难[2].AmpC酶能够水解三代头孢菌素酶,单环类和头霉素类抗生素,而且不受酶抑制剂所抑制[3,5].AmpC酶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它的出现与细胞壁肽聚糖循环相关,至少有四个基因参与了AmpC酶的表达,分别为ampR,ampD,ampG和ampE,其中ampR和ampD的相关性研究较多,而ampG和ampE的研究甚少.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期|176-179|共4页
  • 作者

    洛丹婷; 多丽波;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