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规范化初探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规范化初探

         

摘要

目的:为建立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规范提供临床依据.初步总结出中医证型的主症、次症标准和CHB患者的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系统规范化采集CHB患者中医四诊、人口学、实验室指标、生存质量量表等信息,并进行kappa一致性比较,建立SPSS数据库.中医四诊资料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中医专家判断证名来确立证型名称和证型组成的主症、次症.结果:共得到CHB 5个证型,包括肝郁脾虚(1型,19%)、脾肾阳虚(2型,9%)、肝肾不足(3型,23%)、气滞血瘀(4型,14%)、肝胆湿热(5型,35%).研究有关实验室指标与证型的关系,发现:ALT、AST在虚实夹杂证(1型)和虚证(2、3型)间,虚证和虚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毒载量在各证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e抗原阳性率以5型最高,提示该型病变活动加强.CD+4水平以1型最低,与其他各型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CD+8水平以3型为最高,除外5型,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生存质量与证型的关系,发现:无论是量表SF-36还是CLDQ,其各维度上5个证型间的得分均呈现实证(4、5型)>虚实夹杂证>虚证,提示:随着证型的虚实转化,患者的健康状况会出现某一特定趋势的变化.结论:CHB可按照规范的主症、次症标准分为5种中医证型,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及生存质量积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