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不同感染途径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急性肺感染小鼠模型的比较

不同感染途径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急性肺感染小鼠模型的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3种不同感染途径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急性肺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结核病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选择与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稀释至1×10~6菌落形成单位(cfu)/mL,分别采用尾静脉注射、滴鼻、气雾攻击方式感染小鼠,感染后6周,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菌落计数,肺组织行HE染色、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TNF-α单位面积表达量。数据行t检验。结果气雾攻击组、滴鼻组和尾静脉组小鼠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数分别为(6.290±0.028)、(6.150±0.021)和(6.120±0.008)lg cfu/mL,对照组肺部无结核分枝杆菌;各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2,P<0.01),但不同感染途径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感染组小鼠肺组织均有病理学改变,抗酸染色阳性。单位面积TNF-α表达量在尾静脉注射组、滴鼻组和气雾攻击组分别为0.049×10~6、0.759×10~6和1.04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4,P<0.05)。结论气雾攻击感染方式建立的小鼠急性肺结核病模型较尾静脉注射和滴鼻方式更为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