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率的变化及其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率的变化及其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率(RDWPR)的变化及其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6年5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5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RDWPR、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治疗前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随访其2年的支架血栓发生率以及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其RDWPR与其LVEF、血清NT-proBNP水平、支架血栓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以及其RDWPR预测其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RDWPR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RDWPR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而LVEF显著升高(P<0.05).患者随访2年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78%(17/115)和18.26%(21/115),与随访2年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患者比较,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治疗前后的RDWPR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而LVE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随访2年无支架血栓发生患者比较,发生支架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的RDWPR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而LVE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RDWPR与其LVEF呈负相关(r=-0.842,P<0.05),与其血清NT-proBNP水平、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则呈正相关(r=0.884,0.829,0.816,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治疗前后的RDWPR预测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良好,其中以治疗后RDWPR预测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最优.结论 STEMI患者的RDWPR与其心功能、支架血栓及远期心血管事件均密切相关,且对其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良好,可能作为其心功能和远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