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介入治疗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和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介入治疗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和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予以经皮介入治疗(PCI)能明显降低病死率,但PCI后6个月内血管再狭窄率约20%~30%左右.因此,及早发现预测冠状动脉(冠脉)再狭窄,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则可改善其预后.冠脉再狭窄的形成与血小板聚集、活性增高和内皮下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有关.我们旨在探讨AMI患者急诊PCI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内皮素(ET1)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