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不同机械通气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右心功能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不同机械通气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右心功能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比格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动物模型,施加不同水平机械通气,探讨ARDS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与右心功能变化关系,为ARDS右心保护通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n=6),麻醉成功后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食管测压管及股动脉导管。压力控制模式下固定驱动压,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由2 cmH2O逐步上升至14 cmH2O,观察在此过程中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通过中心静脉注射油酸建立比格犬ARDS模型,成功造模后均予以相同参数的机械通气。以自身为对照,分析造模前后实验犬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造模前后不同PEEP各项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事后Student-Newman-Keuls比较,组间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造模前在PEEP递增时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增大(F值分别为232.733、196.33),吸气末跨肺压(Ptrans-I)、呼气末跨肺压(Ptrans-E)、肺静态顺应性(Cstat)、潮气量(Vt)变小(F值分别为4.524、6.499、64.803、2.31),右心室变化面积(FAC)变小(F值为3.09);每搏输出量(SV)先增大后减小(F值为3.24),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变大(F值分别为19.07、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在PEEP递增时Ppeak、Pplat、PES-I、PES-E增加(F值分别为24.829、41.95、9.78、87.86),Vt、Ptrans-I、Ptrans-E、Cstat先增大后减小(F值分别为2.91、4.29、5.84、48.890),TAPSE、SV先增大后减小(F值分别为6.22、6.54),CVP、MPAP递增(F值分别为5.23、19.24),MAP先变大后变小(F值为5.02),SpO2变大(F值为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肺压及肺顺应性更好体现ARDS肺复张有效性,具有良好协同性;PEEP增加,右心收缩功能TAPSE最早受影响,SV代偿性增大,但PEEP继续增大会致TAPSE及SV变小;肺内血流分布在改善肺泡氧合方面更重要。ARDS治疗应实时监测跨肺压、TAPSE及肺内血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