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曲松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曲松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曲松在不同浓度和时间点诱导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茵释放内毒素的量-效关系.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显色基质鲎试剂(微板法)分别测定0.1、0.5、1.0和10 MIC的药物作用细茵2、4、8 h后内毒素的释放量(查对内毒素标准曲线)以及细菌形态的变化.结果 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曲松诱导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丁胺卡那霉素在0.5 MIC浓度范围内诱导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释放的内毒素的量随着药物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0.5 MIC浓度时释放的内毒素的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显著减少.头孢曲松在10 MIC范围内诱导产ESBLs大肠埃希茵释放的内毒素的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在10 MIC时释放量最大.不同作用时间内毒素释放量的顺序为8h>4h>2h.丁胺卡那霉素引起细菌从球杆状变为长杆状,而头孢曲松则引起细菌从杆状变为长链状或长丝状.结论 头孢曲松诱导大肠埃希茵释放内毒素的能力显著强于丁胺卡那霉素,且引起细茵形态的变化更为显著.临床上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加大首次用药剂量,达到有效杀菌浓度而非抑茵浓度,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