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近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近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摘要

目的 梳理近10年国内外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领域国家和作者的发文情况、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等,为研究人员全面和客观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 主题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自2008年以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性论文和综述,使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 V5.3开展科学计量学分析,采用共被引分析和合作网络分析方法.按照每个聚类中所包含参考文献数量编号,使用时间线视图展示聚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并使用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评价视图的结构和清晰度.使用被引次数、突现值和中介中心性等3个指标检测不同聚类中的重要文献.结果 共检索文献52966篇,去重后剩余文献52483篇及其参考文献1156488篇.共现分析发现近10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相关文献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和德国,其中美国的中介中心性值(0.12)最高.中国发文量位居第2位,但是中介中心性值(0.01)较低.在发文量超过100篇的8名作者中,有7名来自美国,而中国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在全球排名第14位.在文献共被引分析中,共形成10个聚类,0至9依次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瘤、疑似卒中(急救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静脉溶栓、颈动脉狭窄、炎性反应、口服抗凝药、脑静脉血栓形成和基于半暗带的MRI,而高被引文献、高突现值文献以及高中介中心性值文献主要集中在静脉溶栓和疑似卒中(急救评估)两个聚类.结论 近10年全球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领域发展迅速,中国在国家和作者发文量排名中比较靠前,但是影响力较弱,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包括静脉溶栓、疑似卒中(急诊评估)、口服抗凝药、炎性反应、颈动脉狭窄、脑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缺血半暗带的MRI诊断等,其中静脉溶栓和疑似卒中(急诊评估)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疑似卒中(急诊评估)相关研究中又以对机械取栓疗效评价的临床试验为主,机械取栓及其时间窗研究成为近几年AIS血管再通治疗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