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枯草芽胞杆菌基因组混组方法

枯草芽胞杆菌基因组混组方法

         

摘要

基因组混组作为一种育种方法,通过循环原生质体融合等手段,使得不同菌株来源的基因组能够得到充分重组,增加将正向突变整合到同一重组子中的机会.使用4株带有4种不同标记的枯草芽胞杆菌亲本为初始菌株,通过循环转化,循环转导或循环原生质体融合的手段进行基因组混组,统计后代中非亲本类型占整个群体的比例,以衡量基因组混组的效果.分别经过5轮循环原生质体融合、循环转化或者循环转导,结果显示,重组程度较高者在后代群体中的比例较低,带有4种标记的后代未出现,带有3种标记的后代最高分别为4.53×10-4、1.64×10-4、47×10-3,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天蓝色链霉菌中同样实验的结果:带4种和3种标记的后代分别占2.5%,17%.对比上述实验的结果和文献报道的天蓝色链霉菌、乳杆菌基因组混组的结果,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循环融合过程,分析后认为:要达到较充分的基因组混组,需要有能够实现微生物细胞间高频重组的操作技术作为基础,重组频率应该不低于10-3~10-2数量级.

著录项

  • 来源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第10期|1385-1392|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上海,2012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湖州,313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湖州,313000;

    浙江顺风海德尔有限公司,东阳,322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上海,2012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湖州,313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基因组混组; 枯草芽胞杆菌; 分子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 转化; 转导; 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