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54例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实施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斑块形成部位、斑块类型和基础疾病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内膜面粗糙占比83.33%(45/54),增厚占比为33.33%(18/54);颈动脉内膜粗糙占比为44.44%(24/54),增厚占比为11.11%(6/54).斑块形成部位共64处,其中左侧34处(53.13%),右侧为30处(46.88%).斑块形成部位中,颈总动脉球部位占比最多,占48.15%(26/54),分叉部位占比24.07%(13/54),颈内动脉起始部位占比16.67%(9/54),颈总动脉部位占11.11%(6/54).软斑和硬斑所占比例较大,其中软斑占比为44.44%(24/54),硬斑占比为40.74%(22/54),混合斑占比为7.41%(4/54),扁平斑占比为7.41%(4/54).54例患者中,16例(29.63%)脑梗死,11例(20.37%)冠心病,3例(5.56%)脑萎缩,2例(3.70%)糖尿病.结论 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主要表现为斑块的形成、粗糙的内膜面,以软斑和硬斑之间的比例最高,因此,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的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中具有推广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