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干扰素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诱发1型糖尿病

干扰素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诱发1型糖尿病

         

摘要

病史简介患者男性,于1999年4月(59岁)开始出现颜面红紫、口唇发绀、头痛等症状。1999年9月就诊时查体示脾肋下5cm。化验血常规示:红细胞7.42×1012/L,血红蛋白219 g/L,白细胞33.0×10~9/L,血小板388×10~9/L;空腹血糖3.92 mmol/L。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巨核细胞增多。临床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即予三尖杉胆碱、羟基脲等治疗,因效果欠佳于1999年10月改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注射液治疗,剂量为3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2000年7月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但家族中无糖尿病史。化验空腹血糖21.7 mmol/L,空腹C肽0.3 nmol/L,餐后2h C肽0.4 nmol/L,HbA1c12.7%,诊断1型糖尿病,给予3餐前普通人胰岛素(诺和灵R 16U、10U、12U)+睡前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 14U)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基本稳定。2006年8月复诊时化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均为阳性,空腹和餐后2h C肽均<0.2 nmol/L。末次随访时间为2008年12月,惠者自诉无明显不适,能正常生活,多饮、多尿症状轻微,颜面无发绀。眼底检查:眼底可见散在血管瘤。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显示多发动脉斑块。复查血常规:红细胞4.39×1012/L,血红蛋白131 g/L,白细胞8.98×10~9/L,血小板283×10~9/L,红细胞比积0.39 L/L。B超显示脾脏体积较治疗前缩小。测空腹血糖波动在6~8 mmol/L,餐后2h血糖波动在9~11 mmol/L,无夜间低血糖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