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年龄42~58岁,体重48~75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和丙泊酚组(P组,n=2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1.0~2.0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M组:咪达唑仑0.1~0.2 mg/(kg·h),瑞芬太尼0.2~0.4 μg/(kg· min)持续泵入,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全麻维持.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0.2 mg,30 s后呼唤患者,如果患者未睁眼则再次静推氟马西尼0.2 mg,30 s后再次呼唤患者.P组:丙泊酚6~8 mg/(kg·h)、瑞芬太尼0.2~0.4 μg/(kg· min)持续泵人,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全麻维持.两者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瑞芬太尼,缝皮结束时停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新斯的明2 mg、阿托品1 mg拮抗残余肌松.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置人喉罩即刻、切皮即刻、拔除喉罩即刻、出室即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以停咪达唑仑、丙泊酚为零点计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达1分时间;记录患者术中知晓、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后MAP和HR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组[(3.2±0.8)min]与P组[(3.4±0.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3.1±0.6)min]、拔管时间[(5.5±1.2)min]及改良OAA/S评分达1分时间[(7.1±1.4)min]明显短于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苏醒迅速、完全,提高了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第25期|82-84|共3页
  •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河北衡水053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全身麻醉;
  • 关键词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