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化工进展 》 >中低温煤焦油蒸馏过程中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

中低温煤焦油蒸馏过程中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

             

摘要

以中低温煤焦油轻油和重油为实验原料,采用常压蒸馏获得170~200℃、200~240℃、240~270℃、270~300℃、300~320℃、320~340℃、340~360℃和360~390℃煤焦油馏分油;利用配有油品加氧制冷进样系统的ICP-OES测定了21种微量元素在馏分油中的含量,考察了不同馏分油中元素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在原煤焦油中,未发现Ag、Mg、Mo、Na、Ni、Fe、Mn、Cr及Ti元素,含量较高的元素有Sn、P、Al、Pb、Si,其中Sn元素在轻油和重油中的含量分别为11.78μg/g和14.04μg/g;在所有馏分油中,未发现Al、Mo、Fe、Mn、Cr及Ti元素,含量比较高的元素有Si、Sn、Na、Zn、Pb,特别是Si、Na、Sn、Zn、Ni、Pb及B元素可以有效富集于馏分油中.可能的原因是Ca、Fe、Mg、Al等金属以不同的盐类形态存在,在煤焦油脱水及<170℃蒸馏过程中,这些金属盐类会被部分带出,导致其在馏分油中的含量未富集或未检出;通过关联金属元素在馏分油中的分布与其组成的关系,馏分油中元素的分布可能与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蒸馏温度等相关.酚类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可能与Ag、B、Cu、Mo、Sn、Na、Zn、Ca、Pb等金属形成络合物或卟啉配合物,蒸馏温度一方面可以破坏Sn、Cd、Pb、Zn、Cu、Ca、Pb等元素在馏分油中的结合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这些元素与馏分油中的含氧、含氮等化合物更好地发生化合反应,进而影响金属元素在馏分油中的含量分布.

著录项

  • 来源
    《化工进展 》 |2018年第9期|3355-3361|共7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0;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0;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0;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低温焦油回收 ;
  • 关键词

    煤焦油 ; 蒸馏 ; 元素 ; 气相色谱-质谱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