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原文化研究》 >启、益之争与禅让的实质

启、益之争与禅让的实质

         

摘要

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以及计划中的禹与皋陶、伯益之间的禅让实际上是夷夏轮流执政,其中尧和禹代表华夏,而舜和皋陶、伯益代表东夷.启继禹位的三部曲是:先攻杀乃父选定的接班人益,抢夺王位;再召集天下诸侯于钧台,逼迫众诸侯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最后以武力压服异己势力,巩固自身的王位.启、益之争终结了这种轮流执政方式,但并未改变夷夏融合的历史趋势.战国儒家将启、益之争曲解为"尚贤",实际上反映了"不在其位"的知识阶层对以"和平演变"方式获取权力的强烈期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