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食品与医药》 >内源性医学在唐宋时期的发展(下)

内源性医学在唐宋时期的发展(下)

         

摘要

宋代(960—1279),封建统治者重礼教而轻视导引、按摩医学,太医局(院)撤销了按摩科。不过,由于导引、按摩医学的自身优势广为大众喜爱,并未因此泯灭。如洪迈《夷坚志》有"舒筋法"的记载;张杲的《医说》、张锐的《鸡峰普济方》等书,对导引、自我按摩均作了较详尽的描述;著名文人苏轼著《广成子解》,亦有"热摩涌泉穴无数,以汗出为度",有"终不染瘴,面色红腻,腰足轻快"之效的介绍;另《宋史·艺文志》还载有《按摩法》一卷及《按摩要法》一卷的书目,可惜已经亡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