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美术》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岭南画派研究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岭南画派研究

         

摘要

cqvip: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画坛彬彬济济、流派纷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二高一陈”)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为要旨,创立起与京津画派、海上画派鼎足而立的岭南画派,铸就岭南艺坛新风,近代广东美术一派兴盛气象。此番《中国美术》特别推出“岭南画派研究”专题,通过对岭南画派及代表画家绘画思想、学术论争、风格特质、艺事交游的深入探析,旨在溯源岭南缘何成派,厘清岭南画派的传承概况与流传走向,以期全景切入五岭之南这一“无曰不趋新”的艺术群体,管窥近代广东美术的现代转型之路。本专题将重点围绕梁江、朱万章、陈瑞林、邵常铭、邝以明、张繁文、关坚、王艾、张廷波九位学者的不同研究视野,以“发展概述一绘画思想一个案探究”为结构主线,在变革与融合的核心基调下展开岭南画派艺事钩沉。《广东与中国近现代美术》为专题开篇文章,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以大历史更迭为线索,将大转型时代下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的变革思潮和发展轨迹铺陈开来,全景俯瞰,视野宽阔;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变革与融合中的岭南画派》一文,则着力探讨岭南画派之发源、传承,通过梳理画派弟子的“入门”渊源和传承情况,逐帧探析早期岭南画坛的格局架构和岭南画派的革新精神,百年风雨盛衰,此刻跃然纸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瑞林撰《岭南画派、广东国画研究会与广东绘画的现代转型》一文,则通过爬梳广东画家作出的现代性探索,以及传统与革新的论争,聚焦广东美术在城市商业化与外来影响下的现代化转型之路;邵常铭、邝以明的文章《岭南画派艺术脉络及与海上画派的艺事往来》基于新见的《高奇峰印谱》等材料,描画出寓居、交游、创作于沪上的岭南画派“弄潮者”与“海上画派”巨擘的艺事往来,以此点出他们的交游互通对中国画传统坚守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对岭南画坛波诡云谲的发展轨迹和一以贯之的绘画思想建立了解之后,围绕画派重要“耕耘者”展开个案研究亦十分必要。张繁文在《高剑父早期绘画思想探索》一文中,深挖20世纪20年代高剑父带有拓荒色彩的绘画思想探索实践,以凸显高氏适应了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表达和对中国近现代绘画思想的拓展;关坚《俏也不争春——论关山月的梅花艺术》一文另辟蹊径,重点呈现岭南画派巨匠关山月以梅花为创作主体的作品,以及该类作品中凌厉肆意的美学品质对岭南画派革新意识的呼应;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岭南画派研究中心主任王艾撰《从“有法”到“无法”一一黎雄才山水画长卷艺术略论》,以黎雄才重要长卷作品为例,诠释其缘何在创作中一步步扬弃了传统山水长卷格局,超越了自身所构建的诸多法则,从“有法”跨越到“无法”;张廷波《试析杨之光没骨人物画探索的历史成因》一文则重点关注杨之光于人物画创作“流行样式”之外,对没骨人物画进行的争议性探索。文凡九篇,历历如绘。岭南绘画的现代转型之路流彩百年,探索历程仍在向前延伸。“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如何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解读岭南画派?本专题或可提供崭新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