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中国东部沿海中小型河流鱼类的整体遗传多样性评价——以曹娥江为例

中国东部沿海中小型河流鱼类的整体遗传多样性评价——以曹娥江为例

         

摘要

cqvip:研究将曹娥江作为东部沿海中小型河流代表,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分子标记对其鱼类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1个种26个群体鱼类Cyt b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水平分别为0.074—0.987和0.00019—0.00520,物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比较不同江段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发现,曹娥江鱼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水平从河口到中下游再到上游逐渐降低(P<0.05)。比较同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发现,曹娥江鱼类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水平低于长江、珠江等大型河流鱼类的相应指数水平(P<0.05),提示曹娥江鱼类的整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鱼类资源亟需科学的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分析人为扰动因素对曹娥江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影响发现,敏感型鱼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水平显著低于中等耐受型鱼类(P<0.05);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和刺鳅(Mastacembelus aculeatus)3种鱼类的上游镜岭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水平均低于其中游仙岩群体的相应指数水平。结果提示,水体污染、过度捕捞可能是造成目前曹娥江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将为曹娥江乃至东部中小河流的鱼类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