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昆虫学报》 >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

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

         

摘要

[目的]黄翅绢野螟Diaphania caesalis是热带木本粮食作物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对热区快速发展的菠萝蜜产业威胁巨大.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田间发生规律,为准确预测和高效治理该虫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室内温度26 ±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14L:10D条件下,以菠萝蜜叶片为食料,观察黄翅绢野螟各龄期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并在田间网室中观察该虫年生活史;通过室内选择和非选择试验,研究该虫的寄主多样性;2018年1-12月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分析该虫在海南省琼中县的种群动态规律.[结果]黄翅绢野螟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58±0.50,21.00±1.36,2.50±0.51, 10.20±0.53和12.31±3.16d,平均世代历期为50.50±3.54 d.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椭圆形,表面具网纹;幼虫体黄褐色,化蛹前变白色,蜕裂线呈倒“Y”形;蛹红褐色,足和翅芽长至第5腹节;成虫体麦黄色,前翅有瓜子状和塔状黄斑.雌蛾可多次产卵,单雌产卵量为147.25±84.24粒.幼虫偏好取食菠萝蜜、榴莲蜜Artocarpus champeden和面包果Artocarpus altilis 3种植物.室内和网室观察结果表明,黄翅绢野螟在海南一年发生8代.2018年1-12月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从3月开始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至7月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7月中下旬至9月为种群高峰期;10月后种群开始回落,至次年2月种群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结论]黄翅绢野螟能以菠萝蜜叶片为食料完成继代繁殖,属寡食性;7-9月是该虫在海南的种群高峰期(第5代),因此精准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上代(第4代)成虫期,即7-8月.

著录项

  • 来源
    《昆虫学报》 |2020年第1期|63-72|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普洱66500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普洱66500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571533;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普洱665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
  • 关键词

    黄翅绢野螟; 形态特征; 发育历期; 生活史; 繁殖力; 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