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晋阳学刊》 >文本解读与哲学创造——张异宾教授访谈录

文本解读与哲学创造——张异宾教授访谈录

         

摘要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研究领域中队伍最庞大,研究实力最雄厚,发表的论著也最多的学科,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几乎没有出现像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已经产生的思想大师,更没有产生多少真正有影响的理论,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与批判,然而,在我们最新出版的一些马哲论著中,教科书体系的话语方式仍然留着浓重的痕迹。新世纪,中国的哲学研究,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真正走向创造而不再仅仅是重复那种“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老路,这几乎是所有哲学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怎样进行哲学创造?从何处起步?由哪里入手等问题还需要哲学工作者进行自觉、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张异宾教授创立的经典文本解读方式和写作方式突破了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为探索哲学创造之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他的代表作《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建构深度模式的一个划时代的口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