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10-1930年代中韩小说中的教师形象研究
【6h】

1910-1930年代中韩小说中的教师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译文摘要

目录

序论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3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1章 近代以前中韩两国教师形象

1.1 18世纪以前教师形象的历史渊源

1.2 18世纪末期教师形象的变迁

第2章 新式教师形象兴盛的时代社会背景

2.1 内忧外患的危机与救国之路的探索

2.2 新式教育的引入和新式知识分子的登场

第3章 中韩近代小说中相似的教师形象

3.1 沉溺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守旧者”

3.2 倡导个性解放和教育救国的“启蒙者”

3.3 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堕落者”

3.4 试图改变现状却最终失败的“革命者”

3.5 意志薄弱终日惴惴不安的“徘徊者”

第4章 教师形象相似性的内外成因探析

4.1 启蒙意识的高涨与现实的黑暗

4.2 留学生的归来与知识分子的软弱

4.3 中韩文学交流与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

第5章 中韩近代小说中教师形象的意义及其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代的知识分子不仅为近代社会转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思想支撑,同时也为近代社会摆脱蒙昧与落后、抵抗外来侵略发挥着难以磨灭的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也在启蒙大众、抵抗侵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韩两国的近代史开始于19世纪末西方的侵略,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用新思想新知识启蒙愚昧的大众,启蒙的要求落实到现实层面,转移至教育领域,新式学校陆续建立,教学内容不断变革及其教育理想和信念也逐渐被更新。启蒙意识的高涨和教育的兴起带动了新式教师的增多和文学作品中教师形象的兴盛。教师形象不仅是认识教师社会地位、自身素质和价值观最直接的窗口,而且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变更。
  本研究以1910年代至1930年代涉及教师形象的中韩小说作品为对象,对中韩近代作品中共同出现的教师形象进行整理归纳。在社会动荡同时启蒙思想高涨的年代,文学作品中教师形象是社会知识分子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本研究将近代中韩近代小说中出现的教师形象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不同类型的教师形象,从而分析其异同,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910年代至1930年代中韩两国的教师形象有无类似性?该时期小说作品中都塑造了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导致教师形象出现类似性的深层原因有哪些?这些教师形象的塑造对于当时的社会以及1940年以后教师形象小说有哪些影响?
  本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概述韩中两国近代以来国情的相似之处以及新式教师的出现,比较文学发展形势下中韩两国近代比较文学研究情况,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目的。第一章通过梳理回顾古代教师形象,试图从古代找到教师形象的传统渊源,把握教师形象变迁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分析近代教师形象的特征与变化。第二章主要介绍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分析得出小说中新式教师形象登场的原因。第三章主要对该时期中韩两国小说中出现的教师形象进行分类归纳,得出中韩两国小说中共同出现的五类教师形象。第四章通过上文的比较研究,从社会历史背景和教师自身两方面探讨出现类似性的成因,解读当时的历史社会在教师类小说中留下的痕迹。第五章将在上文对教师形象以及类似性出现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中韩近代小说中教师形象的意义及其影响。结语部分将对这一比较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出自己对今后这方面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