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概念隐喻视角看德媒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以《明镜》和《时代》为例
【6h】

从概念隐喻视角看德媒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以《明镜》和《时代》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2 选题缘由及意义

1.3 论文架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1 传统隐喻研究阶段

2.1.2 近代隐喻研究阶段

2.1.3 现代隐喻研究阶段

2.2 理论框架

2.2.1 框架与脚本

2.2.2 投射与隐喻机制

2.2.3 语境与语言意义

2.2.4 隐喻分类与隐喻作用

2.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3.1 语料来源

2.3.2 语料收集与隐喻筛选方式

2.3.3 研究方法

第3章 《明镜》和《时代》中相关概念隐喻的分析

3.1 经济看作人

3.2 经济看作战争

3.3 经济看作旅程

3.4 经济看作水流

3.5 经济看作游戏

3.6 经济看作天气

3.7 经济看作机器

3.8 经济看作建筑

3.9 经济看作舞台

3.10 经济看作动物

第4章 德媒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分析

4.1 概念隐喻与德媒中的中国经济形象

4.1.1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困难重重

4.1.2 国际经济地位提升,竞争与合作并存

4.1.3 中国威胁论

4.1.4 新形象

4.2 概念隐喻与德媒报道用语

第5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自两千多年前始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其著作《诗学》和《论修辞》中对隐喻的定义和应用做出了阐释。根据亚氏的定义,隐喻只是借用一词去表述另一词,即隐喻是一种修饰性的语言形式。所以亚里士多德很大程度上从修辞学角度探讨了隐喻,且多为字和词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治·莱柯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共同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成为将隐喻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并提出了概念隐喻(Konzeptuelle Metapher)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
  隐喻的运作机制与传统隐喻不同,并不是基于相似性的理论,而是基于人类生活经验,发生在人类思维层面的。隐喻通过由源域向的域的系统性投射完成,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本文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以《明镜》和《时代》中有关中国经济的报道为分析语料,试图探究隐喻在经济报道中的使用情况,旨在分析隐喻表达出的中国经济形象,并推断出德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倾向。
  通过对选取语料分析和归纳后,涉及中国经济的隐喻共有十种,分别为经济看作人((O)konomie als Mensch)、经济看作战争((O)konomie als Krieg)、经济看作旅程((O)konomie als Reise)、经济看作液体((O)konomie als Wasser)、经济看作游戏((O)konomie als Spiel)、经济看作天气((O)konomie als Klima)、经济看作机器((O)konomie als Maschine)、经济看作建筑((O)konomie als Geb(a)ude)、经济看作舞台((O)konomie als Stage)、经济看作动物((O)konomie als Tier)。本文作者结合概念隐喻的映射机制和具体语境对以上概念隐喻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经济形象。
  研究发现,德媒眼中的中国的经济形象是多样化的。一方面中国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德媒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国际社会带来了威胁。由此可见,德国主流媒体在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赏的同时,对于中国的崛起也十分谨慎和警惕。
  《明镜》周刊和《时代》周刊作为德国的主流媒体,其报道的中国经济形象并不只是与中国自身经济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德国自身强烈的主体意愿。因此,如何消除与外媒交流中出现的误会和分歧或者理性审视自身不足,如何对外发声、塑造自己的经济形象,便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