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认知负荷模型看译前准备在同声传译中的运用——以“2017北京洪堡论坛·第二届认知语言学高端论坛”为例
【6h】

从认知负荷模型看译前准备在同声传译中的运用——以“2017北京洪堡论坛·第二届认知语言学高端论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表清单

第一章引言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1.3报告结构

第二章笔译/口译项目简介

2.1项目实施情况

2.2相关研究

2.3研究方法

第三章口译项目分析

3.1口译项目特点

3.2口译项目策略

3.3口译项目例证

第四章项目总结

4.1总结

4.2不足

4.3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实践报告与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是指译员在不打断发言人讲话的前提下,不间断地将演讲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传译员在接收源语信息的瞬时,需要理解、分析、重组、记忆和转述源语信息,并将其译入目标语,准确地将发言人的演讲内容和意图传达给听众。这种看上去不可思议、十分神奇的“即兴发挥”不仅为同传译员赢得了听众的赞誉,还让他们在聚光灯下崭露头角,成为与发言人一样受人瞩目的焦点。一场成功的同传会议看上去光鲜亮丽,然而,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背后不为人知的却是译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以及耗时耗力的译前准备。为了确保口译任务的顺畅进行,译员从领受口译工作之刻起,就要开始紧张有序的译前准备工作,因为没有哪一种会议对译员来说是无须准备的。
  本文以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基础,从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场景知识三个方面的译前准备着手,阐述译前准备对听力理解与分析、语言表达和短期记忆的影响,以期寻求能够改善同传译员精力分配的译前准备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升译语的整体质量。
  笔者参与了“2017北京洪堡论坛·第二届认知语言学高端论坛”的同传工作,以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同传译员需要掌握专业术语和特殊表达,熟悉会议主题和相关知识,了解源语发言人和目标语听众,才能减少听力理解与分析的难度;阅读平行语料,进行跟读训练,方能流畅语言表达;索要演讲资料,译中对照参考,则能缓解短期记忆的压力。此外,同声传译的成功绝非侥幸,译员需要坚持学习,勤加苦练,不断夯实语言基础,拓展百科知识,译后不忘自我评估和查漏补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