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针剂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回顾性研究
【6h】

中药针剂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英汉对照

文献综述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二十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在治疗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发展了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一系列再灌注治疗疗法,其中最常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随着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AMI急性期病死率已大大降低。然而,溶栓疗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溶栓疗法再通率仍偏低,早期病死率、在灌注损伤发生率仍较高等。 在AMI溶栓时应用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药来提高溶栓的疗效是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中医药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尚缺乏多个医院、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来证实中西医结合(中药针剂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优越性及其在整体治疗中的优势环节所在。基于这一原因,本人试图通过对1998年4月至2005年11月入院,年龄在29~79岁之间,并经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或西医(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三个医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临床静脉溶栓治疗提供有益资料。 论文资料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两所三级甲等附属中医院与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三级西医院),共收集病例103例。其中,中西医结合组46例,单纯西医组57例。研究结果显示:(1)年龄、梗死范围、溶栓时间窗等是干预AMI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要因素。①时间窗:时间窗越短,溶栓再通率越高,两周内患者病死率越低,溶栓开始时间超过12小时,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为零;②年龄:青壮年组(29~59岁)的溶栓再通率显著高于老年组(60~79岁),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分别为5.7%,19.1%);③梗死范围:梗死范围与溶栓再通率显著相关,P=0.027<0.05。(2)在控制了年龄、时间窗和梗死范围等影响因素后,中药针剂对静脉溶栓治疗有明确的保护效应:①可显著提高溶栓治疗的再通率;②有降低急性期病死率的趋势;③可显著降低再通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尤其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有降低再通后心力衰竭及心绞痛发生率和心衰、心律失常、心绞痛评分的趋势,提示中药针剂可能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论:溶栓时间窗、年龄、梗死范围等是干预AMI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中药针剂(益气活血为主)是干预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保护因素(包括再灌注损伤),初步从回顾性研究角度为中医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MI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