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水平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
【6h】

我国高水平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高度发展的体能水平是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但目前国内针对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综合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依据运动训练学理论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以备战2006年世界摔跤锦标赛的61名健将级女子摔跤运动员(其中包括30名大级别运动员和31名中小级别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级别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特征入手,对专家、教练员所筛选出的19项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和因子分析,确定并解析构成不同级别运动员运动素质的主要因子,从中挖掘出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本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测试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按其贡献程度进行排序,分别为: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动作速度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灵敏因子。我们在体能训练中应优先发展大级别运动员的力量柔韧素质,但也要同时注意力量柔韧素质与其它运动素质的均衡发展,以取得最佳训练效益。 2、中小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是以速度灵敏因子、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动作速度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六大类素质进行排序。速度灵敏因子是中小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中的主导核心要素。中小级别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应侧重于速度灵敏素质的提高,但同时应当注意力量、耐力、柔韧素质的训练必须与速度灵敏素质的训练协调发展。 3、大、中小级别优秀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都需要全面发展和专项深化。但是,不同级别运动员运动素质的专项作用程度有所差别,因此,我们在体能训练中应该有所侧重,区别对待,以提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益性。 4、在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提醒我们应对体能训练方法、手段进行合理的安排,使训练方法、手段能够发展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并努力与专项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何强;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斌胜;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86.22;
  • 关键词

    女子自由式摔跤; 体能训练; 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