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集聚的均衡规模 ————供求双方决策机制及其对商圈规模的影响
【6h】

商业集聚的均衡规模 ————供求双方决策机制及其对商圈规模的影响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商业集聚

二、商圈及其规模

三、选址策略

四、择业策略

五、均衡状态

第二节 相关的文献回顾

一、几种主要的研究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基本定义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

第二章 需求决策对商圈均衡规模的影响

第一节 商圈与消费决策

第二节 买家对商品的选择

一、商品的合意度及其比较

二、商品选择及购买过程

三、商品购买的额外成本

四、多次购买

五、广告效应

第三节 买家对商圈的选择

一、商圈与合意概率

二、商圈视角下的额外成本

三、合意概率与额外成本的权衡

四、买家的偏好域与商圈选择

五、等偏好线与商圈的比较

六、等偏好线视角下的商圈竞争

第三章 供给决策对商圈均衡规模的影响

第一节 商圈的辐射范围

一、单个商圈的辐射范围

二、单个商圈内的密集度与辐射范围的关系

三、单个商圈成本与辐射范围的关系

四、辐射范围与单个商圈收入

五、商圈规模与商圈中的卖家数量

第二节 商圈的行业选择

一、行业与辐射范围

二、商圈的收入和交易净损失

三、卖家对利润的权衡

第三节 多个商圈竞争下的均衡规模

一、竞争条件下的商圈利润

二、多商圈竞争下的交易净损失

三、新商圈的产生

四、均衡规模与密度

五、均衡状态的改变——商圈的升级和变迁

第四章 商圈均衡规模状态的案例研究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网购平台的集聚规模分析

一、网购平台的特点

二、消费习惯与需求分布

三、网购平台的商圈收入

四、网购平台间的竞争及其均衡规模

第二节 低价值商品与高价值商品的集聚规模比较

一、低价值商品与高价值商品的特点比较

二、商品的需求分布与商圈布局规律

三、两类商圈趋向均衡规模的路径

第三节 总结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商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其集聚规律与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有着显著的差异。最明显的是两者有着不同类型的成本函数。对于制造业企业,市场和资源都是外生的,其成本是绝对的;而商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是内生变化的,商业规模本身能够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如果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即使成本再高,某些商业仍然能够生存,因此其成本是相对的。因此,商业集聚规律的研究需要有突破传统的新思路。本文以商业“集聚”和“非集聚”的比较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和定义了商业集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通过重新界定商业集聚体的边界和定义商业集聚的研究单元,把商业集聚的研究思路从近年来以借鉴制造业集聚为主的生产行为视角转变为更符合商业集聚特点的交易行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买家的选购策略和卖家的选址、择业策略入手,展现了在这些商业交易行为的决策机制是如何对商业集聚体的形成路径和均衡状态产生影响的。最后,本文将通过对两个现实例子的分析,对文中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拓展和深化。本文希望通过新的抽象方法,挖掘出影响商业规模变化的因素,探究商业兴衰的逻辑,为第三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