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竹笋辛辣味呈味物质的研究
【6h】

毛竹笋辛辣味呈味物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主要研究内容

1.2.3技术路线

第二章竹笋的感官评定、GC-MS检测和呈味物质含量分析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地概况

2.1.2试验材料和仪器

2.1.3试验方法

2.1.4数据处理

2.2结果与分析

2.2.1鲜笋GC-MS检测结果

2.2.2鲜笋的感官评定

2.2.3呈味物质含量及与相应滋味强度变化趋势的分析

2.3小结与讨论

2.3.1小结

2.3.2讨论

第三章毛竹笋呈味物质含量及与不同竹笋滋味口感关系的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地概况

3.1.2试验材料和仪器

3.1.3试验方法

3.1.4数据处理

3.2结果与分析

3.2.1毛竹鲜笋呈味物质含量的分析及与相应滋味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3.2.2AS鲜笋水煮后笋渣和笋汤的感官评定

3.2.3笋渣和笋汤中呈味物质含量与滋味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3.3小结与讨论

3.3.1小结

3.3.2讨论

第四章结论及展望

4.1结论

4.2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笋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竹笋之一,既可鲜食亦可加工,营养丰富且产量颇高。但是生产中发现,毛竹笋出土见光后辛辣味骤然增加,严重影响其口感品质,是阻碍毛竹笋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口感滋味的需求越来越高,提高竹笋的食用品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以毛竹笋滋味研究为主,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和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4种竹笋的滋味研究为辅,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感官评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分光光度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竹笋呈味物质的研究,着重研究毛竹笋滋味的呈味物质种类,为提高竹笋的食用品质,推动竹笋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 1、竹笋的GC-MS成分分析。利用GC-MS方法对5个竹种不同类型(出土毛竹笋-AS,未出土毛竹笋-BS,毛竹鞭笋-CS,出土麻竹笋-DS,覆土麻竹笋-ES,苦竹笋-FS,四季竹笋-GS,绿竹笋-HS)的新鲜竹笋进行成分分析,共检测到43种成分,其中毛竹笋中43种,麻竹笋中39种,苦竹笋和四季竹笋中同为38种,绿竹笋中35种,可见不同竹种竹笋中成分种类有所差异。检测到的所有成分包含酯类物质9种、醇类物质6种、酸类物质5种、酚类物质3种、酮类物质2种、醛类物质3种、烃类物质4种和其他物质11种。5种竹笋中相对含量高于5%且共同含有的成分有11种。经分析,初步推测草酸、单宁和麻黄碱3种成分可能对毛竹笋的辛辣味有影响。 2、竹笋的感官评定。感官评定小组成员为味觉正常、按照国家标准经过筛选和培训的人员,评定结果采用量值估计法或线性标度法进行统计。感官评定毛竹笋滋味为辛辣味,麻竹笋为苦涩味,苦竹笋和四季竹笋为苦味,各竹笋滋味均表现为从竹笋基部到笋尖逐渐增强的趋势;绿竹笋为甜味,滋味表现与其他竹笋相反。同时,毛竹笋和麻竹笋不同类型材料评定结果显示,见光生长的竹笋辛辣味和苦涩味强度显著高于不见光条件,表明避光可以有效地降低竹笋中不愉快滋味的呈味物质的含量。 3、竹笋不同笋节呈味物质含量与滋味强度变化趋势的分析。结合GC-MS分析结果和前人研究结论,试验综合选取苦味氨基酸、氰化物、氰苷、单宁、草酸和麻黄碱6种可能影响竹笋滋味的物质为对象,测定各笋节的呈味物质含量,与竹笋滋味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初步显示:影响毛竹笋辛辣味的成分包含氰苷、单宁、草酸和麻黄碱;单宁和麻黄碱可能是引起麻竹笋产生苦涩味的成分;四季竹笋的苦味呈味物质可能为氰化物和氰苷;引起苦竹笋产生苦味的呈味物质有待探索;绿竹笋甜味降低可能是氰苷和单宁含量升高所致。 4、对毛竹鲜笋的呈味物质含量与滋味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开展AS水煮试验,对水煮后的笋渣和笋汤进行感官评定、测定物质含量及其与滋味强度的相关性分析。水煮试验时间设置依次为0、0.5、2.5、6、10、20min,按设置时间水煮并分离笋渣、笋汤,冷却后立即送感官评定小组进行评定。感官评定结果如下:AS水煮后笋渣滋味表现为辛辣味,且辛辣味强度随水煮时间增加而减弱;而笋汤滋味则表现为苦涩味,滋味强度随水煮时间增加而增强。可见不愉快滋味的呈味物质均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且不同浓度的呈味物质引起的滋味不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和BS中与辛辣味强度显著相关的呈味物质均含氰化物、氰苷、单宁和麻黄碱,在AS中相关系数依次为0.812**、0.850**、0.939**、0.818**,BS中依次为0.905**、0.857**、0.939**、0.937**,通过含量与滋味强度的分析排除麻黄碱的作用,确定引起呈味的成分为氰化物、氰苷和单宁。水煮后笋渣呈味物质含量与辛辣味强度显著相关的成分为氰化物、氰苷和单宁,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861*、0.933**,与毛竹笋鲜笋结果一致;笋汤苦涩味与呈味物质含量显著相关的为氰化物、单宁和草酸,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45**、0.976**。 综上所述,引起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为氰化物、氰苷和单宁,三者共同影响毛竹笋的辛辣味。

著录项

  • 作者

    崔逢欣;

  •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授予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学科 森林培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丁兴萃;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食品工业;森林树种;
  • 关键词

    毛竹笋; 辛辣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