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灵魂的探索者
【6h】

人类灵魂的探索者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Sin Theme in Hawthorne's Fiction

1.1 The Consciousness of ‘Original Sin’ in Hawthorne's Fiction

1.2 Hawthorne's Strong Concerns about Evil Human Nature

Chapter Two The Conflict between Puritans and Humanists

2.1 The Plight between Sin and Punishment

2.2 The Paradox of Sin between Good and Evil

2.3 Sources of Hawthorne's Personality

Chapter Three Salvation of Sin in Hawthorne's Fiction

3.1 Confession and Atonement

3.2 Sympathy and Benevolence

3.3 Return to Natur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世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了“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包括五篇长篇小说,例如《红字》,和上百篇短篇小说,例如《教长的黑面纱》和《年轻的好男儿布朗》等。对于人性,霍桑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霍桑对罪恶认识,包括其作品表现,思想根源等。 首先,加尔文清教主义在霍桑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他坚信所谓“原罪”就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人类社会所有的罪恶都是由其产生。人类心智犯罪则是“原罪”最邪恶的代表,而利己主义则是“原罪”所带来的邪恶的本质内涵。 再者,霍桑的作品主体大多是在天生罪恶和人性善良中挣扎。虽然他对于生活及言行持有清教主义的标准,但同时对其又保有一种严肃的质疑态度,因此他总是在情感与理智中踟躇矛盾。他同情人类的罪恶,使自己成为了罪恶个体的观察者和同行者。而这种矛盾挣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加尔文清教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矛盾所在,这两者同时撑起了霍桑的文学思想。这种矛盾思想既是霍桑作品的中心思想,也是霍桑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格心里的角度分析,削弱了的父权思潮和灵魂本质面貌的更多被关注构成了霍桑的矛盾心里。 最后,当霍桑在表达他对于罪恶的思想认识时,他同时站在了基督教人道主义的角度。他相信防止人类社会的道德堕落唯一的办法就是净化灵魂。而净化灵魂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自我忏悔赎罪,对罪人的爱和同情以及让灵魂回归自然,而这些也都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