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相对优势地位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基础与限度
【6h】

相对优势地位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基础与限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引言

2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予以竞争法规制的学理分歧

2.1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基本概念

2.2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学理分歧

2.2.1与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混淆

2.2.2对是否需要公权力介入的争议

2.2.3运用竞争法规制的争议

3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基础

3.1理论基础

3.1.1不公正交易方法说

3.1.2侵害自由竞争基盘说

3.2现实基础

4《反垄断法》应予规制的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

4.1强制交易行为

4.2强制要求交易相对人提供经济利益

4.3强制要求交易相对人承担不合理的经济损失

5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规制的限度

5.1主体范围规制限度

5.1.1依赖性理论分析

5.1.2《反垄断法》对主体范围的限定不应过宽

5.2行为种类的界定范围

5.2.1域外经验

5.2.2《反垄断法》应当明确界定行为种类,避免适用冲突

5.3损害结果的认定标准

5.3.1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危害性

5.3.2《反垄断法》应明确损害结果的性质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如何理解并如何规制一直在我国理论界存在巨大争议。2008年《反垄断法》立法时就有学者提议将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纳入其中并予以规制,但受制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并不常见,便在立法时予以规避,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频繁发生,从传统的大型零售商对供货商的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到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二选一”行为都对我国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带来严重影响。2016年,随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六条又提出了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但由于理论及实务界人士对此条规定的反对声过大,便随后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中予以删除,目前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未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目前我国法律仍未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但该行为对市场竞争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如何规制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厘清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理论争议的前提下,明确将该行为纳入到反垄断法进行规制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何种行为应当受到法律规制,最后对我国如何运用《反垄断法》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进行具体规制提出建议。
  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介绍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基本概念,并对目前理论界学者关于该行为应否运用竞争法进行规制的学理分歧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是区别于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一种特殊行为,应当在竞争法体系中对其进行规制,就我国而言运用《反垄断法》对该行为进行规制更为合理。其次本文分析运用《反垄断法》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何种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最后本文在明确运用《反垄断法》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规制的基础上,说明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规制的具体制度设计问题。通过主体范围、行为种类、违法结果三方面,说明我国运用《反垄断法》规制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我国运用《反垄断法》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规制时应当明确其规制对象为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的经营者,不能仅将规制对象限定于特殊领域的经营者,同时也应明确该规制的保护对象为实施相对优势地位滥用行为的经营者的交易相对人,不能仅对中小企业交易相对人进行保护。其次反垄断法对相对优势地位滥用的行为规制应当明确其具体行为类型,并对有正当理由的行为予以豁免,防止公权力的滥用。最后对于该行为规制的违法结果也应明确为“阻碍自由竞争、限制公平竞争”这一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