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反问句与询问句的韵律差别研究
【6h】

汉语反问句与询问句的韵律差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语言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同一句法形式的疑问句可通过不同韵律特征,来表征反问与询问这两种不同的语用意义。询问句被认为是“真性疑问句”,要求听话人予以回答,填补信息缺口;反问句则无需作答,暗示说话人所提出的问题不言而明,用于否定说话人原预设。当二者句法形式完全相同时,韵律特征便作为区分二者不同语用意义的主要手段。本文试图探究是非问与特指问结构下,句法形式一致的询问句和反问句两种语用韵律的英汉差别。  本研究主要从反问句与询问句的功能分布、韵律特征及其英汉异同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本研究基于兰卡斯特当代汉语语料库(100万词平衡语料库),研究了反问句和询问句的功能分布、词汇选择偏好与句法结构偏好情况。具体地,本文在兰卡斯特当代汉语语料库中穷尽式收集1671个疑问句,逐一手工标记文体类型、问句类型、句法标记和语用目的。研究有三点发现:第一,反问句多出现在小说和散文等非正式或口语文本中,而在学术文本或新报告中则较少使用;第二,尽管任何句型在理论上都可以实现为反问句,但语料库结果中54%的反问句实现为特指问,41%为是非问,极少数为抉择问;第三,反问句在是非问中的常用的句法标记词包括:情态动词“能”、系动词“是”以及副词“还”,其中能愿动词以及带有能愿意向的词汇占比极高;在特指问中,反问句常用的句法标记包括“什么”、“怎”、“哪”,这类词汇在反问句发生语义脱落,不再作为事件、方式、地点指示词。  其次,本研究对同一句法形式的反问句与询问句进行韵律语音分析。根据上文中语料库中兼有反问与询问两种语气的六种高频句式,设计24段朗读语料,采用语境诱导的方法采集语音数据。应用线性混合模型对21位发音人所产出的反问句/询问句的11个主要韵律参数进行了整句(全局)和音节(局部)的分析。结果发现:(1)在全局分析中,当二者句法形式一致时,汉语反问句比疑问句的全句基频平均增高15-20Hz,时长减少25-30ms,音强增大3-4dB,噪声成分高、有气化特征;(2)在局部分析中,相比句子首尾音节,句法标记词的韵律特征可更加可靠地区别反问/询问——句法标记词基频增量高,音域更广,音节时长拉长,音强更高。特别地,尽管反问句整体时长短于询问句,但是标记词音节时长大于询问句。这种双向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反问语气;(3)句子特定的句法标记对韵律具体实现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与是非问相比,三种特指问的反问韵律更为稳定一致,是非问中的“是”句、“还”句的反问语气变化更为显着,但“能”句变化较小;(4)不同性别在反问语气的表达上有所差异。女性发音人反问句与询问句之间的基频差值、时长差值、音强差值比男性发音人的对应差值更大,显著参数比男性更多,更倾向于用语音信号对两种功能加以区分。  最后,本研究针对英语与汉语中的反问句与询问句语用韵律进行了异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在于:(1)都倾向于采用基频升高来标记反问语气;(2)反问句局部音节的时长比询问句中的对应音节时长增加;(3)反问句都具有气化倾向。二者的不同点在于:(1)汉语反问句的基频升高是全局变化,即基频曲拱整体上移,而英语反问句为局部变化,即句尾基频显著升高;(2)汉语反问句句子时长减少,而英语反问句句子时长增加。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本研究试图将言语行为与语音特征结合进行探讨,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在实践上,本文总结了反问句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语音参数,旨在促进语音建模、语音合成的发展,帮助提高人工语音的自然度与准确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