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杨苡版《呼啸山庄》汉译本研究
【6h】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杨苡版《呼啸山庄》汉译本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三、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四、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翻译生态环境与杨苡的翻译活动

第一节 客观环境

一、自然经济环境

二、文化语言环境

三、社会政治环境

第二节 主观环境

一、译者中心

二、其他翻译主体

第二章 翻译方法在杨苡版《呼啸山庄》中的显现

第一节 语言维

一、语义等值

二、功能对等

第二节 文化维

一、生态文化

二、语言文化

三、宗教文化

四、物质文化

五、社会文化

第三节 交际维

第三章 翻译标准在杨苡版《呼啸山庄》中的显现

第一节 多维转换度

第二节 译者素质

一、选材态度

二、对译品的态度

三、对复译和译风的态度

第三节 读者反馈

一、出版印数

二、译本分析

三、采用情况

四、译评统计

五、客户委托

六、取代更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艾米丽·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小说《呼啸山庄》以主题深刻、叙事独特、人物性格复杂多变等特点而为读者所喜爱。本文拟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对杨苡版《呼啸山庄》汉译本进行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视角为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此理论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为基点,以适应与选择关系为研究对象。  本篇论文将以杨苡先生的《呼啸山庄》的四个版本:1955年平明版本、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版本、1990年译文出版社版本和1997年译林出版社版本为参照版本。尝试将翻译适应选择论理论运用到《呼啸山庄》的翻译之中,看能否解释现存的翻译活动,译者如何适应与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去翻译出最佳译文。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的地位以及在中国的译介历史和研究现状。其次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现实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介绍。最后简述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分为二个小节,分别从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研究译者如何对翻译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和选择。第二章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杨苡版《呼啸山庄》汉译本进行解读。第三章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评标准:多维转换度、读者反馈和译者素质三个方面评价杨苡版《呼啸山庄》。结语部分重点归纳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理念在杨苡版《呼啸山庄》显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